|咨询电话

027-85516152 (工作日日间)
15327190618 (夜间节假日)

新闻动态

News

3年在西藏创建2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武汉医生袁洋劳碌奔波在高原上

发布时间:2019-09-10 来源:原创文章 作者:本站编辑
字号:

    西藏山南市在各村创建标准化卫生室的工作一直在持续。袁洋从2016年进藏后,有一项重要工作,是协调多方力量,在山南市乃东区47个村,推进创建标准化村卫生室。

相比医治病人和扶贫,这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工作。3年多来,袁洋在高原上劳碌奔波,为村卫生室选址、跑资金、定标准、立制度、督促考核等等。他与队友们一起,3年完成创建2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。

袁洋说,不久的将来,乃东区47个村的卫生室都建好了,管理规范化了,村民们的健康保障就会有很大的提高。

为拿下“最难啃的骨头”

脚都跑肿了

创建一个标准化村卫生室,袁洋需要做些什么呢?他将创建文件里的各项要求,通知到两镇五乡所有的村后,便逐一去村里协调落实。

根据乃东区的创建标准,一个村卫生室需要120平方米以上的面积,四间房,有厨房有厕所,条件好的可以配一个小院子。四间房中,一间房当诊室,一间房为配药室,一间当药房,一间为仓库和休息室。上级卫生健康管理部门按进度配置医疗设备。

除了硬件设施外,袁洋制定出村医培训安排表,轮流到各村去培训村医。

“工作布置下去,有的村落实快,有的村却很麻烦,最难的一个村卫生室‘磨’了两年才动工。”袁洋说。

多颇章乡有一个村,共1000来人,在当地是一个规模大的村。这个村对创建标准化卫生室意见不一,总是推说村里没有地、建卫生室的工作很麻烦等等,工作没有进展。

袁洋与乡长、村长一起挨家挨户上门宣传,谈卫生室对村民的好处。一轮下来得好几天,争取了多数村民的支持,但选址又卡住了。

村里要将山脚下路边的一块地用来建卫生室。袁洋跑来一看,发现这个山坡是松动的坡地,有泥石流的风险。村民们又推荐了离村口1000多米远的一块地,袁洋发现距离村庄太远太偏,村民前来看病要走一段路,不方便。

袁洋随后直接提出,希望村头或村里的某个地方建卫生室,并挨家挨户把工作做一遍。就这样,这个最难啃的骨头,折腾了两年,终于确定下来。

袁洋笑着说:“为了创建这个村的卫生室,有一段时间我的脚走了太多的路,真的肿过。”

据了解,袁洋与队友们一起,3年多里,创建了2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。目前,乃东区47个村,仅剩8个村还没有建起标准化卫生室。

修水库一度断了路

爬两座海拔4300多米山头去授课

建了村卫生室,需要管理、培训和考核。每个季度,袁洋要负责为47个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授课和绩效考核。

距离最远的是亚堆乡亚桑村,距离乃东区人民医院有30多公里,中间还隔着雅砻河。2018年,雅砻河修水库,河中一条便道中断了。

区卫生局或医院的车子过不去,袁洋步行13公里山路,翻过两个海拔4300多米的山头赶去授课。

他赶到亚桑村卫生室时,整个上午就过去了,下午开始培训讲课,检查村医的各项工作台账,察看卫生室医药和设施,然后做记录。

由于山上太冷,袁洋得当天赶回来。一路上,他和同事们走得快。因为夜晚走山路,也许会遇上野兽。那一次,他们胆战心惊地回到了区里。此后,袁洋和援藏队友们又冒险了两次,直到水库修好有了新路。

这些村卫生室中,南边最远的是热木那村,北边最远的是支岗村。这两个村海拔高度超过4000多米,上面很冷。

今年3月,袁洋下乡去授课和考核,刚回到区里,在微信里收到乃东区工会主席白玛吉宗的信息。白玛吉宗说,她在支岗村驻村,村里夜晚的温度太冷了。接着,袁洋再也联系不上她了。

袁洋觉得不对劲,立即联系上支岗村卫生室的村医,前往看望白玛吉宗,又找到乃东区索珠乡卫生院的院长索朗次登,调来一辆救护车前往救急。果真,白玛吉宗当晚因身体不适,又遭遇寒冷,险些昏迷。就这样,他们一起将她救了回来。

    各地医护人员为援藏医生袁洋打CALL

“他是不忘初心最真实的践行者”

连日来,本报持续追踪报道武汉援藏医生袁洋在高原上奋斗的事迹,引发医护同行的关注,并留言盛赞他再回高原的举动。

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卫生院院长次央卓玛:

感谢袁洋,过去3年对我们乃东区基层医生无微不至的关怀,本人始终敬仰他的朴实与处事。您辛苦了!

武汉同济医院教授杨玲:

袁洋是不忘初心最真实最好的践行者!我曾与他一同在雪域高原工作,他坚守雪域3年,非常敬佩!

武汉市第四医院超声科教授向斌:

一位曾经并肩援藏的队友,在援藏的工作中灵魂升华得如此伟岸,令人佩服!扎西德勒我的朋友!

湖北省麻城人民医院林鹏:

袁洋医生是我10年前的带教老师,他是非常务实且待人真诚的一个医生,从来都感觉他有一种无言天地的伟大境界。他今天能有如此作为,我必须为他点赞!他是一种恒态!我认为他才是真正的好男儿,必须点赞!

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教授张腊喜:

我是袁洋的大学同学,他是我大学的班长,他援藏3年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9508班的骄傲!

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政办主任喻薇:

高原,雪山,缺氧,艰苦,爱心,温暖……这些词,伴随你3年,愿你平安归来!

武汉市汉口医院姚汉林:

曾到乃东援藏一起战斗过的兄弟!为你点赞!

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内科主任董璇:

为袁洋点赞,也要为医院的援藏团队点赞!集体的智慧和付出,为高原蓝添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