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市金银潭医院:锚定学科优势,创新服务品牌,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
目前,医院已成熟运行“一院两区”模式:综合医疗区与感染性疾病医疗区实行分开就诊,满足患者不同需求;“坚持感染性疾病诊疗优势、拓展综合性医疗服务能力、探索医康养一体化、加强医学科研创新”的四轮驱动发展模式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。
|咨询电话
为丰富离退休党员组织生活,激励全体退休党员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,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,市金银潭医院于9月18日、9月19日分两批组织了90名离退休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,接受革命传统教育。 9月18日上午,第一批次离退休党员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西邻黄鹤楼,北倚蛇山,南面首义广场,因红墙红瓦,武汉人称之为红楼。 9月19日上午,第二批次离退休党员参观了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墓。当初他们踏着云彩而来,凭着满腔热血和国际主义精神,在1938年武汉的天空,同日本侵略者殊死战斗。他们静静地
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,进一步提升职工摄影水平,9月18日下午,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工会举办职工摄影基础及手机摄影技巧培训。各分工会摄影爱好者、各党支部宣传委员共65人参加培训。 本次培训由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、澳洲华人摄影协会会员、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亚非老师公益送教。 亚非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从光圈、快门等基础知识和对相机、手机的基本设置、操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,同时对风光摄影、人像摄影、摄影用光、摄影姿态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培训,面对面、手把手地向大家传授拍摄技巧,让大家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,提高摄影水平。
“我们党支部的5名党员全程参与,完成了乃东区2.8万农牧民的入户体检;参加全区植树造林……”去年7月,袁洋将当年上半年做过的工作写在报告里,上交给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。 袁洋是一名党员,2004年入党。他2016年入藏,2017年8月,经武汉市卫健委党委批准同意,金银潭医院在高原上成立临时党支部,袁洋是乃东临时党支部的书记。 每次从西藏回来,袁洋都会向党组织上交一份总结报告。一件件,一桩桩,袁洋都记录在报告里。该院医院档案室里,存放有他的7份报告。 武汉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队长、乃东区区委副书记陈荃说,
西藏山南市在各村创建标准化卫生室的工作一直在持续。袁洋从2016年进藏后,有一项重要工作,是协调多方力量,在山南市乃东区47个村,推进创建标准化村卫生室。 相比医治病人和扶贫,这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工作。3年多来,袁洋在高原上劳碌奔波,为村卫生室选址、跑资金、定标准、立制度、督促考核等等。他与队友们一起,3年完成创建2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。 袁洋说,不久的将来,乃东区47个村的卫生室都建好了,管理规范化了,村民们的健康保障就会有很大的提高。 为拿下“最难啃的骨头” 脚都跑肿了
私下捐款给困难病人,送药上门时带上礼物慰问病人,帮扶病人家解决困难……高原上,袁洋和他们的援藏医疗队不仅通过精湛的医技救治病人,还积极开展扶贫,多种形式帮扶乃东区两镇五乡的47个村的村民。 “平时,我们为居民们看病治疗,帮助他们与病魔抗争,跟死神抗争,还鼓励贫困的居民勇于面对困难,对生活充满热情与希望!”这是袁洋对援藏医疗队工作的理解。 为高效开展医疗援藏工作,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在乃东区成立临时党支部。袁洋是党支部中的一员,他一边为高原村民看病,一边多渠道为他们送去温暖。 远程会诊治好结核病人 袁洋为居民看病,习惯与他们拉家常,了解病人的家庭
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,袁洋是耐多药传染病科的医生;在西藏乃东区,他变身全科医生。 援藏三年,袁洋背着药箱,在山南市乃东区的47个村来回穿梭,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治病救人,成为村民们的守护神。 他治好了村里的“怪病女人” 进藏第一年,袁洋来到乃东区结巴乡门中村,他和村民们一边走一边聊天。走到村民古桑旺姆家门口时,村民们都悄然躲开了,不再前行。 袁洋觉得很奇怪,有人告诉他,38岁的古桑旺姆得了“怪病”,全身起疮,口腔溃烂,样子很吓人。大家背地里称她是“怪病女人”。村民们害怕传染上身,避而远之,甚至劝说袁洋不要靠近。 袁洋对传染病